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举名额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第二类是明经科录取,录取五百人,主要是充实各州县文吏,朝廷的从吏,军队的军吏,身份是吏,如果非常优秀,或许有机会转为官。

        第三类就是进士,进士要做官的,前三名进士及第放从八品官,后面进士出身则放从九品官。

        所以要招收多少人,首先就要先确定有多少官职空位,去年是因为攻下关中后强力清洗,所以空出很多官位,可今年,郭宋怎么也不相信现在居然还有一百二十个官职缺口。

        “解释一下,怎么会有一百二十个官职空缺?”郭宋敲了敲修正方案。

        “殿下,晋王府成立了农部司,那各州也要相应建立农司,设立司士一名,这一项就增加了五十几个官员空缺。”

        “可农司需要专门人才啊!太学不是有农学吗?”郭宋不解问道。

        旁边杜佑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一是时间来不及,第一批最快也要后年才能完成修学,而且之前说好的,他们视同明经,从吏开始做起,而地方司官是从九品,还轮不到他们。”

        潘辽也补充道:“将来各州也要成立相应的新州学,对应太学的各种技术培训,那么各州师资主要就来自太学,所以在短时间内,太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做不了专业事官。”

        “好吧!那还有其他空缺呢?你们可是增加了七十人。”

        “然后就是各州进奏院,殿下上次提到要加强进奏院,要求各州进奏院主官至少是从七品官员,下面再配两名从九品院丞,这实际上就是给各州增加三名进奏院官员名额,这些官员名额就可以利用起来了。”

        目前各州进奏院比较混乱,基本上是各自刺史的心腹幕僚在主事,职能也比较简单,就是替各州递奏折,传回执,然后安排进京官员食宿。

        功能虽然简单,却养了一帮人,无形中增加地方的财政压力,郭宋原本是想把进奏院裁掉,但杜佑劝他,进奏院只是没有用好,用好了,它将会成为京城联系各地的强力纽带,有助于朝廷对地方官府的掌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