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两百零七章 舆论热点 (2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一个哲学理论是否有生命力,在于时刻包容任何事务,并不断将之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缜密的逻辑,用来解释万事万理。

        这就是陆九渊说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之境界。

        邹元标显然也是这个层次,而他借用哲学的体系就是程朱理学。

        邹元标借自己所提的‘约礼约法’论证了自己理论。

        刑法对于老百姓而言,应该简单明了,容易让人懂。若是法律太严苛,并事无巨细的规定,不仅繁琐,更让皇帝与亲民官容易滥刑于百姓。秦朝灭亡就是前车之鉴。

        反过来约礼,是乃下对上。那么身为肉食者,作为治理者,应该比老百姓更十倍地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之事有伤风化,但在百姓与官员之间处置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程颐谏折柳,天子不过折了一根柳枝有什么,读书人常笑在程夫子面前,连柳树也不折了。

        但依周礼有‘春不采樵’之言,天子折柳树放大出去,天下老百姓每个人都效仿如此,大家都折几根就不好了。天子身为万民至尊,在礼法上当时时为万民的表率。

        所以这柳树老百姓可以折,天子就不可以折,折了就是违礼。只要违礼,就是有丝毫不对的地方,读书人也应当上谏,否则已经是刑不上大夫,若连说也不让说,也就无从约束天子了。

        这也是授权者受责不受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