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问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但凡是考试,你就不能放脱了,写出真正的想法,真正的策问。考得是你的见识和主张,但考试的策问,你的见识主张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屁股坐在哪一边。

        如‘一条鞭法,丈量田地’,这是张居正新政的改革内容。若是林延潮在策问里,大张旗鼓的反对新政,洋洋洒洒说得再多,再有道理,都是作死。

        林延潮毫不犹豫,在文章写鼓吹了新政,当然既是拍马屁,也要拍出新意,拍出花样。拍出热泪盈眶来。个人的真知灼见,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是切合当政者的心理。

        一条鞭写完,即是漕弊。

        漕弊,这也不难,不过林延潮没有将自己的漕弊论,修改一番写进去。

        他的漕弊论,是从漕兵之苦。由小见大,针砭漕弊。其中申的多,但论的少。

        但这一场,既然是策问,主要还是解决问题。其实解决漕弊的方法,林延潮是倾向于开海运的。但是这个不行,前任漕运总督王宗沐。正是主持隆万海运之事,而被弹劾罢免,幕后是由张居正授意的。

        林延潮若是写海运,也是作死。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想出一个革除漕弊的方法更是天荒夜谈。

        但大家都有个约定俗成的办法。就是在文章里,赞扬张居正革除漕弊作的一些事来说了。

        譬如这次张居正将百余名漕吏下狱,由此引导出,要治漕,先治吏的政策来,考生们只要顺着这往上面写,怎么样也不会被黜落。

        至于最后一道‘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这个林延潮也不由叹道,这道考题出的,可真的是有点难了。

        申商是指两个人,分别是申不害和商鞅,这两个人都是法家名臣,在春秋战国时帮助各自国家崛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