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9章 愤怒的东宫群贤 (3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那处处跟朱熹对着干的阳明公,他又是怎么看的呢?

        王阳明觉得,如果格不出道理,那不是事务的错,而是你自己不行,那还格物干什么,应该格心才对!

        所以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这也就是心学的本意!

        ……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正要探究理学,心学,二者之间的差别,远不像后世想象的那么大,追根溯源,都能上溯到二程那里。

        所以理学和心学,应该算是一个根上的两个枝干,或者说,至少也是连理枝,彼此非常亲密。

        二者都是在心性啊,气理啊,良知,格物……这一类的概念之间打转转,虽然彼此对立严重,但是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意义真的不大。

        只能说二者是同出而异名,所以指望着心学改变大明,那是不现实的……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在徐阶的提倡之下,心学达到了鼎盛,但是接下来高拱和张居正,两代首辅打击,心学就烟消云散,无根浮萍,结局早就注定了。

        只留下一些著作,供后人瞻仰凭吊而已。

        对于柳淳来说,他是要真正提倡知行合一,真正把百姓的民生利病,和学问结合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