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7章 被误会的朱元璋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让我少挨点骂吗?

        看着朱标便秘一样的表情,柳淳猛醒,貌似还有海禁一说啊!当初徐妙锦就提过,自己怎么又忘了,难道是最近太顺了,有点得意忘形?

        海禁!

        提到这个,柳淳有郁闷了……朱元璋啊朱元璋,怎么总是给自己添乱呢?

        滥发宝钞,把纸币信用都给败坏了,弄得他开设银行,举步维艰……想要对海外藩国下手,他弄个不征之国,想要出海做生意,他来个海禁……朱重八啊,你就是挡着小爷财路的王屋和太行啊!

        柳淳弄很好奇,他觉得有必要弄清楚朱元璋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真的打算彻底放弃海洋,只是专心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总觉得朱元璋不应该这么鼠目寸光!

        朱标有心让柳淳帮忙操持寿诞,自然愿意解答疑惑……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就下旨,罢了太仓黄渡市舶司,在洪武七年,又撤消了福建,浙江和广东三处市舶司,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严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十七年二月,命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诸城,禁民入海捕鱼……每隔几年,老朱就要颁行一道海禁命令,而且越来越严格……

        老朱不但严禁入海通商,还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父皇也有他的无奈。”

        朱标叙述了海禁过程,然后叹道:“国初的时候,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部退到了海上,与海盗勾结,为祸东南……当时朝廷全力对付北元,只得暂时废除市舶司,防止百姓跟逆贼勾结,以致尾大不掉……”

        经过朱标的讲解,柳淳似有所悟……朱元璋最初的海禁,是为了国防需要,属于临时措施,远非国策。在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胡惟庸案,其中有一条罪名就是通倭,朱元璋担心胡惟庸的余孽逃去海外,因此又严禁濒海民私通外国,派遣汤和等人巡视海疆,也是这个原因。

        而且朱元璋的海禁,除了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刚刚经历战乱,急需恢复生产,老朱把商业需求压缩到了最低,让所有劳动力都全力以赴,开荒种田,充实府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