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27章 大顺帝国的历史机遇(求订阅)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而且大顺朝廷为了延长府兵阶级的“保质期”,就必须采取抑制商业的政策,以达到“利出一孔”。而抑商政策,又会造成大顺朝廷缺乏足够的财力去补贴府兵!

        所以强大的大顺府兵,一定会有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

        相比之下,朱慈烺为大明选择的军事制度就比较容易维持了——明军虽然也有授田,也有军功爵,但是从根本上而言,明军的新军(克难新军)是一支由职业军官指挥的雇用军。

        只要朱慈烺能抓紧少数贵族军官和精英少年兵的养成、教育,就能利用一两万人的军官团和几万人的少年近卫军团(九边少年),维持住几十万明军的战斗力。

        虽然这种少数精英加上大量国家雇佣兵的军事制度,看着好像不如传说中的“强秦军功爵”和“近代民族国家军队”,但是对目前的大明,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比较容易维持。

        “阿达,”李来亨又道,“儿臣的北伐军在暹罗和明军的静海军交了几次手就在大城(阿瑜陀耶城)以南的黄金城一带开得仗,互有胜负,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看来南征之战,要止于暹罗黄金城了。”

        “止于黄金城?”李过止住脚步,回头看了儿子一眼,“不至于吧?北伐军可是专门为南征所练,难道连静海军这样的明朝藩军也打不过?”

        李来亨摇摇头道“倒不是静海军有多强,而是咱们的战士在围攻暹罗大城时病倒太多从缅甸出征时有三万余人,等到打下大城后,还能持刃作战者已经不足八千了!”

        “不足八千?”李过吃了一惊,“暹罗的瘴痢竟然如此厉害!”

        其实也不是暹罗的瘴痢特别厉害,而是李来亨的北伐军在水网密布的阿瑜陀耶城下顿兵日久,大军都驻扎在蚊虫孳生的水边,也就特别容易感染疟疾了。

        这种为了南征而训练的北伐军,虽然在装备和战术上都进行了必要的准备,但是他们毕竟没有真的在东南亚打过仗,所以缺乏防治疟疾的经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