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漕运总督【求月票】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定都南京,江南粮食、蔬菜、丝绸等自然不需要转运京师可以就地解决,然而随着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北方之地根本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这就必须要将南方的粮食等运转往京师之地。

        所以大运河一下子繁华了许多,并且随之诞生了漕运总兵这一职务。

        成祖年间,朝廷自南方将赋税、粮食、丝绸等物运往京师一部分走大运河,一部分走海运。

        成祖朱棣亲自认命平江伯陈瑄为第一任漕运总兵,这个时候还不是由文人主掌的漕运总督,而是由武将所执掌的漕运总兵。

        提及大明漕运的话,却是怎么都避不开平江伯陈瑄这位第一任漕运总兵,陈瑄在朱棣靖难之时率领南方水师归顺朱棣,后因功被封为平江伯,朱棣因其有治理河道之才,特任命其为第一任漕运总兵。

        而陈瑄此人也不负厚望,任职期间疏通大运河,执掌大运河沿线120多个卫所,军卒达十几万之多,而受其管辖的大小船只达数万艘之多,生生将漕运运输能力翻了数倍,此人于漕运总兵任上共历几代帝王,三十余年,贯通南北漕运,每岁四百万石至京师,国家万年,诚万世之利也!

        然则及至景泰帝之时,文臣权势日盛,又立漕运总督,漕运总督负责征收物资,而漕运总兵负责率军押运物资。

        待到文臣权势更盛之时,漕运总兵已沦为漕运总督之下属,一切皆受命于漕运总督,甚至至万历年间,漕运总兵一职更是被罢黜,整个漕运系统尽入漕运总督之手。

        大运河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帝国的命脉,成祖朱棣靖难之时夺大运河济宁节点而建文帝丧失对整个山东的掌控,待到朱棣夺取节点扬州,整个江南尽数沦陷。

        虽然说将大运河拔高至国家兴衰有些夸张,但是也可以看出大运河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看出漕运总督一职权势到底有多大。

        譬如济宁一地卫所守军,做为漕运总督便可以有权征调,大运河沿线一百多个卫所,每岁秋赋押送至京师,沿途十几万军卒尽皆受其约束调遣。

        就在楚毅看着大运河思绪飘飞之时,立于楚毅身旁的方立突然眼睛一亮道:“督主,快看,有人出城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